第一部分:专业发展历程
专业前身可追溯到1985年成立的内蒙古工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1994年归入内蒙古工业大学与内蒙古电力公司联合创办的内蒙古电力学院,1998年专业更名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05年实质性并入内蒙古工业大学,办学历史距今已有39年。目前,是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自治区品牌专业、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
专业始终保持鲜明的电力行业特色,秉承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质量提升为发展目标、持续改进为保障手段的理念,聚焦我国能源变革和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的重大需求,以解决我国尤其是自治区电气工程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核心,重点关注能源、电力、煤炭等相关产业发展中的系统运行、工程设计、设备维护、项目管理、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复杂工程问题,实施“按类招生,学院培养”模式,全力打造产教研学深度融合、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基地,以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推动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学校各专业前列,近三年分别是87.8%、90.9%和96.2%,毕业去向集中在国家电网、内蒙古电力、各大发电集团、新能源企业,其中内蒙古区域内就业平均占比高于73.6%,升学比例亦逐年提高。
第二部分:实验平台
专业拥有3500余平方米的实验室空间,建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室,包括电机实验平台、继电保护实验平台、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平台、智能变电站实验平台、高电压实验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智能配电自动化实验平台、电力系统模型室,以及自治区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实验室、智慧控制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用于开展专业基础、专业课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仿真实践、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实习等工程实践和专业竞赛。
第三部分:科研平台
专业拥有大规模储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蒙古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内蒙古机电控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智慧能源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大规模储能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内蒙古自治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起成立智慧储能研究院和“唯实”班,践行牢基础、强实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破解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困局提供新模式。
第四部分:师资队伍
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完全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2人,讲师13人;双师型教师7人,具有行业企业背景教师16人,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教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7人、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2人;拥有草原英才和自治区321人才1人。
第五部分:获奖情况
电路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科研团队3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三等奖。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节能减排大赛等奖项40余项。